• 搜索

河南宜阳:“牛”产业奏响强县“新牧歌”

时间:2024-04-29 19:20 点击:161 次

  过了元宵节,一年的忙碌又开始了。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赵保镇铁佛寺村秦溢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热腾腾的生产景象,返乡创办该合作社的乡贤秦龙安忙着运送饲料、清扫牛圈,忙得一头热汗,膘肥体壮的小牛们喷着白汽嚼着饲料;

  跨过洛河一路向北,过南山上北岭,在高村镇汪汴村新利豪农牧有限公司,一溜儿四栋牛舍整齐排列,“哞哞”声此起彼伏,总经理史新朝正领着工人分发饲料,忙得热火朝天;

  来到柳泉镇五树村肉牛养殖示范园内,工人驾驶投喂机械为“牛宝宝”分发饲料,园区实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采取“户繁企育”“户托社养”“配股分红”“协议用工”等利益联结方式,兴牛业发牛财,乡村产业旺起来……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8000亩荒山草坡保用地,70万亩秋作物供饲草“口粮”,5座有机肥厂实现生态循环……2022年4月,宜阳被确定为河南省40个养牛大县培育县。

  坐拥厚实“家底”,宜阳县高度重视“牛”产业,坚持“链”上发力,强化项目带动、政策支持、技术服务,积极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的“三种模式”,制定《宜阳县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宜阳县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推出政策扶持、示范带动、良种繁育、规模提升、母牛扩群等系列“大礼包”,让返乡创业的乡贤、本地的养殖户,放心大胆一门心思“犇”富路,有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想产业“牛”起来,先得打通资金“源头活水”。该县建立健全“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整村授信、金融贷款、保险补贴等方式,解决“群众无钱养牛”和“养殖风险无保障”难题。

  截至目前,完成信用村整体授信全覆盖,协调县农行、农商行等5大金融机构发放肉牛产业贷款1.52亿元、受益农户1515户;积极推广“智慧畜牧贷”,采取活体抵押方式,向洛阳犇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白杨镇奶牛养殖户刘玉乐发放“智慧畜牧贷”350万元,让活体牛成功地变成了资源牛、资产牛、现金牛。

  统计显示,2023年,全县累计投入财政扶持资金3618.48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7亿元发展肉牛产业,让牛儿有“草料”,产业有“底气”,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跑起来”。

  小牛壮,产业旺,还得“苗子”好,技术强。宜阳县把抓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作为壮大“牛”产业的两大“助推器”,在柳泉镇、白杨镇建设2个肉牛育种生产性能测定站点,全面推广培优品质,从源头上提高全县肉牛品质。

  同时,围绕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秸秆青贮等技术,结合养殖场(户)自身意愿和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服务内容,根据肉牛不同生育期及疫病发生特点适时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聘请农大专家教室里开讲座,联场入户答疑解难提供技术服务,把宣传页、相关书籍等送到家,积极推广肉牛疫病防治、短期预防,秸秆青贮等先进养牛适用技术,养殖场主、养殖户跳脱出传统的“牛倌儿”散养模式,科学养、养好牛。

  独木不成林。宜阳县摸索出养殖户负责母牛繁育,企业进行集中育肥,犊牛满6个月,再由企业统一回购的“户繁企育”模式,村集体担保,龙头企业兜底,只赚不赔的买卖送上门,养殖户信心倍增。

  2023年以来,坚持梯次创建、示范带动原则,宜阳县依托13个乡镇养殖优势,不断加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利益联结,形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三种经营模式,采取“户繁企育”“户托社养”“配股分红”“协议用工”等方式,实现三方抱团发展。企业与养殖户签订肉牛认购协议,既可解决用工,又可带动周边群众售卖秸秆,又能促进村集体增收。

  目前,全县新建扩建千头规模养殖场6个,升级改造新型经营主体8个,新增栏位7000个以上。建成2个万头肉牛示范乡镇,19个示范村,全县肉牛饲养量达8.04万头,不断健全完善“养殖企业——交易市场——屠宰企业——精深加工”全链条体系,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肉牛奶牛生产基地。(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

Powered by 配资加盟手机配资_网络配资资产配资_配资利率配资盈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